嗨大家,我是史巴克!時間過得好快一年就過了,我想大部分曾經有看過我的文的,應該是「【日本打工度假】第一次申請就通過!理由書與計畫書寫作分享」或是阿拉斯加哩程這兩篇文吧?
不過今天沒有要談哩程,而是我在日本這一年生活的感受。很多人會好奇我是用什麼方式在日本待一年這麼久?我主要的簽證是用「打工度假簽證」讓自己停留在日本一年。而日本的打工度假簽證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在日本工作才能申請,所以如果你是自由工作者、遠距工作者,或者是正準備要數位遊牧啟航,並且在滿31歲生日前可以申請成功的人,都很推薦可以試著用這樣的方式在日本生活看看。一年的生活不長也不短,是一個很適合體驗一下日本生活是不是真正自己喜歡的方式。
這篇會先介紹一下到日本前、後,初期的狀況,但這部分都是For數位遊牧、遠距工作者,如果已經確認是會去打工的,可以跟著代辦一起走就好了。到時候會再寫一篇關於這一年的心得感想,如果還在猶豫要不要去日本旅居,可以小小期待一下另一篇的分享。
抵日前後手續
出發前
雖然我在2019年時,就曾經透過研究所的交換學生到大阪生活半年,但這次是要完整的待一整年,其實還是有一點小緊張。網路上很多人分享過行李要帶什麼,所以我就不特別說了,不過有幾個我覺得可以在去日本前可以先準備、思考,降低自己焦慮的事情可以分享。
停留城市選擇
我的經歷其實蠻特別的,在準備要去日本久待一年前,其實我只去過日本兩次,一次就是剛提到的在大阪待半年,另一次就是到廣島跟朋友一起玩而已。當初在申請打工度假的計劃書上我是寫我想要三個月換一個地方住,從關東、東部、東北,最後在北海道劃下句點回台灣,不過現實上這件事根本就是自討苦吃,我想評審那時候在看我的計劃書應該嗤之以鼻XD。
最後會選擇停留在東京,是因為我從來沒有去過,所以想說可以待在日本最大的城市生活看看,也還好我有停留在東京,很多我喜歡的樂團、歌手一定都會有東京場,在日本常常跑Live的生活真的很爽。
我自己是喜歡待在都市的人,如果真的選不出來,可以先思考自己是喜歡都市還是鄉下,畢竟日本地很大,每個都道縣府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味道,而這個點可以是你的Base,喜歡旅遊或變化的話,再坐地鐵、新幹線、飛機旅遊就好,不用整卡皮箱一直帶來帶去,這很不現實!

提前準備租屋資訊
日本的租屋市場跟台灣大不同,大部分的人都會跟當地的仲介租屋,但透過仲介租屋必須要付一大筆的「初期費用」,內容包含「仲介費、租金、押金、禮金(感謝房東)、保證費用(要給保證公司)、火災保險、換鎖」,最後會給你的是一間空屋,還沒入住前就要先噴個3-5個月的租屋費,所以建議在前往日本前要先準備好這筆費用,你才有辦法在日本居住。
我很幸運的是我在FB社團上遇到台灣房東,且剛好他的朋友也是台灣人,在當地擔任房屋仲介,所以他就把房子出租給我,並請房仲朋友立好日本合約,帶我看房、簽約。也因為是這樣,我就沒有付其他額外的仲介費、禮金、保證費用、火災保險等,建議大家可以去FB社團上看看有沒有相關消息,或是發文列出租屋需求,可能也會有房東或仲介回覆你。
日文不好也不用擔心,目前日本有很多會說中文的房仲,先做好一些基本該地區的租金資訊、找合格的仲介公司,也能夠租到房子唷!要特別留意的是,有些房仲公司會要求簽約1-2年,提前退租可能會有相關的違約金,一定要確認無誤後再簽約。
去之前我自己是先租了3天左右的Airbnb,約了台灣房東的房仲看房,當下我就直接租了。我也有事先先問幾個會中文的房仲,他們是都說確定到日本的時間後再跟他們約時間,提前太多天說,很容易心儀的房子已經被租出去了,他們也不會保留房源唷。
要帶多少錢?信用卡要辦哪一張?
以下分享的是2024-2025的個人親身經驗,因為信用卡的回饋會隨著時間有不同,所以實際出發還是要自己去比較確認。
我當初帶去的信用卡、金融卡為:
- 玉山熊本熊雙幣卡:在日本消費有蠻高額的回饋,且是雙幣卡的關係,他會直接扣你玉山帳戶中已經買的日幣,當初也不需要手續費(2025/07/01起須收1.5%海外手續費),所以蠻推薦帶這張的。
- 國泰世華Cube信用卡:另外一張主力卡就是這個,我待在日本的時候幾乎99%的時間都是用「趣旅行」這個方案,所以可以說是無腦直接3%回饋給你,且剛好有遇到「日本賞」這個活動,當時就瘋狂儲值到Suica交通卡消費(有5%的回饋,目前活動已結束)。
- 永豐DAWHO 多幣Debit金融卡:這張卡則算是我的提款卡,我也有用永豐換日幣放在裡面,且每月不限金額用此卡消費一次,次月就可以有三次的海外提款免手續費(目前活動到2025/12/31,後續請自行留意),是不是超方便!!!
- 現金:現金的話我當初是大概帶了30萬日幣左右去,因為原本想說要付仲介費,後來到日本跟台灣房東看完之後就下定,所以沒有付這麼多錢。建議可以帶少量現金去,剩餘的放在銀行帳戶裡面慢慢提領就好。特別留意的是,進出入日本一人總價不可帶超過一百萬日幣(所有幣種加起來),如果超過的話是要跟海關申報的唷。
[申辦信用卡前請務必確認自己的財務狀況、謹慎理財]

抵日後
抵達日本後不外乎除了剛剛說的找房很重要外,下面還有幾個是你到日本之後必須要完成的大地遊戲關卡。
區役所住民登記
找到房子確認地址之後,就要到居住地的區役所辦理住民登記(表定是確認租屋地址後的14天內),入境時會先給你在留卡與一份關於住民登記相關的文件,帶你的在留卡、護照就可以辦理,但我自己是覺得這關有一點點困難,我本身雖然會日文,不過沒有到非常流利,所以如果完全不會日文的話,除了請朋友帶你去外,就只能靠翻譯軟體了吧(?)
比較特別的是,大家應該都有聽過日本前期的死亡三角之說吧?「租屋、電信、銀行帳戶」,這三者環環相扣,如果要租屋可能要先提供銀行帳戶跟手機,要辦理電信你要先有租屋住址,而銀行帳戶則是要有住址跟手機才能辦XDDDD。
我剛好很幸運找到台灣房東,以及在日本有朋友,所以就沒有進入這個漩渦裡面,住民登記的時候我還沒有辦手機門號,當下我有問辦事員資料可不可以填朋友的手機,他說是可以的,所以我就先填朋友的手機啦~
申請完住民登記後,你就會在在留卡後面看到你的租屋地址,就順利完成了,他會要你到下一關辦理「國民年金、國民健康保險」這兩件事。
國民年金、國民健康保險
住民登記結束後,辦事員會引導你到處理國民年金與健康保險的部門,由於我很確定我不會在日本工作(領日本公司的薪水),所以在國民年金這塊是完全免除的,後續有收到信的話可以不用繳,過一陣子你就會收到一張確認免除的信。而打工度假的人好像會加入社會保險,這部分我就有點不確定了。
國民健保的部分也可以減免,辦理完之後區役所就會先寄大概半年份的繳款單給你,你可以自行到便利商店繳款,記得要在他寫的期限內繳款完成唷。

日本手機門號、家用網路申請
日本的三大電信分別是Softbank、KDDI(au)、docomo,如果要最穩、最快的話,確實直接申辦這些電信最理想,可是你可能會面臨到沒辦法走完合約期限,或是非常貴的資費問題,所以大部分的短期居住者,都會選擇其他的格安(廉價)電信,像是Linemo、Rakuten Mobile、ahamo、povo 2.0、Y!Mobile之類的,而我選擇的是au旗下的格安電信UQ mobile。
至於為什麼會選擇UQ?一方面是有些格安電信雖然價格實惠,但收訊是很容易在網上被挑戰的,而我自己又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,後續比價、比較之後,就選擇了UQ mobile的每月30G流量+10分鐘通話放題方案,如果當月沒有使用完畢,可以保留到次月使用(現在好像是35G+10分鐘通話放題),而且他有eSIM的選項,這樣我在台灣的門號也可以插卡使用。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比較各個電信的優缺點。
我額外推UQ mobile還有一個,就是我要在離日前有把它無痛轉移au旗下的另一個格安電信「povo2.0」,為的是想要保留原本的門號繼續使用。povo2.0的好處是他的費用是0元的,你要使用必須要儲值購買你需要的容量,這樣對於在台灣的我來說,算是保留原門號最好的方式,但必須要注意的是,最好在180天內有儲值的動作,不然門號很有可能會被刪除唷。

而家用網路的部分是自由工作者很在乎的,我真的要以過來人的慘痛經驗跟大家分享。當初台灣房東有跟我說家裡沒有網路,我要自己想辦法,所以我就先在台灣買了iVideo一個月100G的一年方案,殊不知我沒料到自己網路用量超誇張,不到兩個禮拜就把這100G用完了XD(畢竟我的工作是靠網路吃飯的),再來就是iVideo給的Wi-Fi機超爛,我在前三個月就問了客服無數次為什麼斷網,他跟我說Wi-Fi機不能開24hr…,所以我每隔多久就要重啟一次,後續想說直接辦日本的家用網路,要退租iVideo,但我又下了一年方案,解約的話要賠違約金,只能說要長住日本的,先別衝動去辦這個…。
因為在家工作的關係,不可能沒有網路,手機又選了一個月只有30G的電信,所以又再加辦了「Rakuten Mobile」的最強方案,費用會根據你的使用量出帳,超過20G就會收最高資費,所以我每個月就先把iVideo用完,再換樂天…(真的超笨要繳兩個家用網路)。樂天只要加1日圓就會送你一台Wi-Fi機,這台比iVideo的好多了,所以後續我都用這個。
但樂天的收訊其實真的沒有很好,有些人可能會想說我幹嘛辦UQ,直接辦樂天就可以家用、戶外都可用,但我身邊使用樂天的人只要到新宿、澀谷人多的地方,或者是太偏遠的地方,都很容易人間蒸發找不到人(因為收訊不到),所以大家可以評估一下自己的需求,選擇合適的電信。

最後關於電信我要補充一下,選擇格安電信最最最重要的是,很多都可以中途解約,不用跟你簽一年兩年的,所以像是我們這種短期居住的,選擇格安電信絕對是最佳的方案,且許多都可以網路直接申請,對於日本語苦手的人有很大的便利性,記得一定要確認好自己的合約內容再辦理唷!
銀行帳戶申辦
日本的銀行有非常多,我自己因為給台灣房東的房租都是透過台灣的銀行外幣匯款,所以我到在日下半場才辦銀行帳戶。我辦的目的是因為我在2月的時候收到區役所針對沒有被課徵住民税的人,提供的物價高漲支援給付金3萬元,我沒有在日本工作所以自然就沒有被課徵住民税,但要拿到這個住民税必須要有日本的銀行帳戶他才能轉帳給我,所以我就想盡辦法辦一下日本帳戶XDDDDD。

當時我確實比較了非常多銀行,最先選擇新生銀行,因為他很簡單只要線上辦一辦就好,沒想到後來他寄信來跟我要一些資料,其中我沒有住民票也沒有My number card,也沒有居住地有自己名字的水電瓦斯費帳單之類的,湊不齊他需要的自選資料,只好果斷放棄。不過如果你不像我一樣這麼懶惰,有上述說的那些資料的話,確實是可以辦新生銀行的,可以看一下官網的所需資料,再判斷自己符不符合資格。
後來讓我實際過關的是「Seven Bank」,就是日本7-11的銀行,外國人沒有辦法使用線上app辦理,需要帶著你的在留卡到7-11的實體ATM操作,他不需要新生銀行上述的那些額外資料,ATM操作完、資料都沒有問題,過沒多久後就會收到卡片啦~
所以蠻推薦像我這種完全不在乎銀行手續費,只想要速速獲得一個銀行帳戶的人去辦セブン銀行的,真的是快速又便利!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連結參考>>> 外國人ATM申請帳戶資訊。
抵日初期小結
大家應該沒忘記我前面有說到,為什麼我在計劃書上寫三個月換一個地方住很天方夜譚?看完我前面的介紹應該就能深深體會了吧!因為光租屋這件事就非常麻煩,加上如果你要換區居住的話,你必須先到原區役所辦住民轉出,且到下一個地方同樣要走一次區役所轉入的流程,我想除非是有錢有閒,或者是認真來打工,剛好找到不同地區的代辦願意幫你做這些事,不然想到就覺得非常不可能XDDDD。
這篇先介紹到這邊,會再額外寫一篇關於數位遊牧者在日本待一年的心得分享,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跟我互動唷!
如果覺得我的內容有幫助到您
歡迎點擊下方追蹤我其他社群:)